今晚德国队-今天凌晨二点德国对阵
1.二战巅峰时期的德国军队放到现在是什么水平?
2.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战役过程
二战巅峰时期的德国军队放到现在是什么水平?
2015年时候有一个网友提出一个和楼主类似问题,他提出的问题是:二战巅峰时期的德国军队VS现在的朝鲜人民军怎么样,不考虑核武器,还有穿越到现代攻击的非洲小国比如索马里是否还能轻而易举?最好能从专业军事角度分析一下”
我当时给他进行了一下解答,楼主可以参考以下。
一、楼主应该明白军事扩散概念,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军事技术加速扩散。也就是许多落后国家的武器装备其实都不是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的,而是军事强国发展后扩散的,包括作战方法也是这些军事强国发展进行传播扩散到这些落后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以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军队都明显增强的原因。
现今的朝鲜虽然远远落后当今的世界的水平,但是仍然是60-70年代苏联(俄罗斯)那个时代的武器水平。二战德军是40年代武器水平和与之相配的作战。朝鲜是60年代-70年代的苏联红色帝国当时的武器水平,应该还是要领先二战德军近30年,而且是有巨大代差的。
朝鲜空军是二代喷气式飞机,已经全部达到了超音速,而且朝鲜有大量的导弹,包括各种对空导弹,对地中程导弹(近千公里,精度也比二战高的多),各种苏联雷达,电子战系统,各种重型火炮。包括主战坦克,这些武器系统完全是超越性的领先40年代,包括当兵用的AK47突击,都是超越二战时期任何当兵武器的。
而40年代的德军是主要是是螺旋桨飞机(后期有一点,少量的亚音速不成熟喷气式飞机),没有导弹(只有简单的火箭V2,精度差,射程300公里),雷达也是较为落后,以枪炮为主。朝鲜坦克是60年代的苏联坦克和各种战车,以及苏联的作战样式,60年代苏联的主战重型坦克,40年代的武器水平是无法击穿其装甲的,。而德国是40年代的战车和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样式。
可以说武器是有近30年的代差的,人与人巨大的差距,越是趋向于原始状态,人与人的对战双方差距越是小,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对战,其实就是武器和对于武器科学和合理运用,才能拉开了双方的差距。
就像我们如果与方程式F1赛车的王者迈克尔舒马赫比赛谁最先到达几十公里外的终点,如果都是徒步,估计差距不大,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迈克尔舒马赫驾驶F1,就会把我们甩掉十万八千里,而我们呢,即使有一辆F1也是无法有效驾驶的。因此人与人差距就是依靠装备和专业化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就像人类能够统治地球,其实就是靠知识和科学而造成的武器和对于武器的运用,从而凌驾于任何动物,并把动物关进了动物园。人如果赤手空拳,可能连一个野猴子都是打不过的。
结论
所以40年代武器水平的德军,如何能够赢了一个武器系统比自己先进30年的国家,拥有大量喷气式超音速战机、主战坦克、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国家呢?
二、穿越回非洲,只有非洲一个国家,索马里,索马里这种国家是没有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武器都是现代化的苏式武器,但是都是以轻武器,但是AK47和各种现代重机枪还是要比二战时期的德军先进很多,重武器坦克等等这种国家规模都较小,当然要比德国先进。但是索马里最大问题是,这些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自己无法生产的,都是靠国际贸易进口。
而且战争还有一个进攻与防御问题,防御的一方可以依托天时地利,以逸待劳,增强战力,而远程跋涉进攻一方,会削弱自己的实力。
所以二战时期的德军会付出很大的身亡代价,以绝对数量优势,用消耗战是可以击败索马里的,索马里无法大量生产武器,武器虽然比二战德国先进,但是不能进行自己国家生产补充,而二战德国是工业化国家,可以生产武器系统的,最后就是消耗光了他们的有限的现代化武器。
就像如果我们有10个人,手持重机枪,回到古代,面对敌人,虽然我们可以轻松打击他们,但是一旦我们没有了,怎么办?一旦我们的坏了怎么办,没有办法补充的,所以早晚让对方灭掉的。索马里和朝鲜是不太相同的,朝鲜是可以生产重型武器和仿制苏联武器系统的。不过楼主也可以查查索马里到底有没有军工和重工业生产能力,如果有,那么德国就无法取胜了,如果这种国家没有,只是依靠国际贸易获得现代化武器,那么他们就会没有胜算了,我个人认为,索马里只有生产轻型武器的能力,而重型武器还是无法生产,包括飞机也是,因此只是生产轻型武器,还是不足以最终取胜的。
以上是我当时的回答,当然也是脱离现实的假设,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穿越时空事情发生。
二战德军武器系统拿到今天,可以说是太落后了,全部需要进入博物馆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是接近近代,发展越快,由于信息交流加快,科技和技术的传播和发展特别快.特别是国际交易盛行,许多落后国家的武器系统也都是世界军事强国生产的,当然大都是低端武器,而高端武器,例如战机等等,还是较少。
但是总之二战时期武器装备可以说,军事作战的价值已经没有了,即使在当今一些落后地区的战乱地区,这些落后的散兵游勇都是大都是俄罗斯的武器,而且拥有GPG火箭筒,这种武器就已经超越了二战德国所有的单兵武器。另外他们大都驾驶丰田越野车,丰田越野车虽然是民用产品,但是当今的民用丰田越野车,虽然没有装甲,,但是性能极佳,机动性和可靠性都是二战时期的技术无法企及的,因此在这种汽车上装上现代反坦克炮和各种火炮及反坦克导弹,凭借时速上百公里快速机动和穿插,是完全可以秒杀二战时期的任何坦克的。,这所以德国二战时期武器要进入博物馆的,也就是说用来对付非洲散兵游勇都是会遭受重大伤亡的,何况是一些地区性强国呢?。
还有就是信息通信,现在普通民众的手机通信如此发达,互相之间通过手机进行协调作战就已经,完全超越性领先二战时期的任何军队的通信水平不知多少了。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战役过程
阿拉曼战役一般被分为5个阶段,包括闯入(10月23日—24日),分散(24日—25日),反击(26日—28日),增压行动(11月1日—2日)和突破(3日—7日)。10月29日—30日之间的僵持状态没有名字。
在一个平静而晴朗的月圆之夜,“轻足行动”以882门炮连续五个半小时的炮击拉开了序幕,在炮击结束后每门炮都已经发射了大约600发炮弹。在那段时间里,一共有125吨炮弹落到了敌人阵地上。关于这次炮击有这样一种传说,就是说盟军炮手的耳朵在炮击时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中流出了血。
“轻足行动”这个名字是有来源的。首先出击的是步兵,他们不会触发反坦克地雷,因为他们的重量太轻了(所以整个计划叫做轻足行动)。在步兵向前推进的同时,工兵会为随后的装甲部队开辟一条安全通道。这条通道会有24英尺宽,刚刚好能让坦克以一路纵队前进。工兵需要在“恶魔的花园”(轴心国布设的反坦克地雷的外号)中开辟一条5英里长的通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由于轴心国雷场的面积很大,这个任务实际上失败了。
英国第13军团会在南方进行佯攻,它会与德国第21装甲师和意大利阿利埃特装甲师交火,与此同时,北部的英国第30军团会在德军雷场中为英国第10军团的装甲师开辟道路。
在晚上10点,第30军团的步兵开始推进。他们的目标是一条假想线,德军在这条线上投入了最多的部队。当步兵前进到第一片雷场时,工兵开始为装甲部队开辟通道。第二天凌晨2点,第一批500辆坦克开始推进。凌晨4点,领头的坦克已经进入雷场,它们卷起了太多尘土以至于在那里根本就没有能见度,堵塞的情况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
10月24日早晨对于德军指挥部来说是一场灾难。盟军的炮击切断了轴心国军队的通讯,更糟的是,在隆美尔回德国休假期间指挥德军的格奥尔格·施登姆将军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暂时接替指挥的是冯·托马将军。
与此同时,第30军只清空了第一片雷场,这还不能保证第10军团能够安全通过,所以在这一整天里,盟军使用了沙漠空军来攻击轴心国军队,那天共出动了1000多架次。
就在日出之后,德军装甲部队开始攻击英军第51师。到了下午4点时,进展仍然很小。傍晚,德国第15装甲师和意大利里特瑞奥装甲师从基德尼山脊出发去迎击澳大利亚装甲部队,阿拉曼战役中的第一次坦克会战就此开始。双方一共投入了100多辆坦克,到了晚上一共有半数坦克被击毁,而双方仍在僵持。
就在澳大利亚军队与德军装甲部队战斗时,他们左边的英军第51师正在阿拉曼战役中的第一次坦克与步兵之间的战斗中抵抗着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这场战斗持续了两天,英军付出了极大伤亡,但是他们最终夺取了基德尼山脊。
D+2日: 1942年10月25日,星期日
最初的推进结束于星期日。双方都已经持续战斗了两天。盟军已经穿越了西部的雷场,准备发动一次突袭。他们现在已经推进到了东南方的米特里亚山脊,但是轴心国士兵也被事先挖的战壕保护了起来,战斗进入了僵持阶段。因此,蒙哥马利将军命令部队结束在南部的战斗,撤出米特里亚山脊并向北移动。在此之后整个战役会集中在基德尼山脊和泰尔阿尔-艾萨,一直到僵局被打破。接下来的七天是非常可怕的。
在清早时分,德军第15装甲师和意军里特瑞奥装甲师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非洲军团竭尽全力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但是一无所获。在日落时盟军的步兵开始进攻。午夜时分,英军第51师发动了三次进攻,但是没人知道战斗发生的具体地点。接着,轴心国军队对英军大屠杀开始了,英军损失了500多名士兵,而且只剩下了一个指挥官。
就在第51师于基德尼山脊战斗时,澳大利亚军队正在进攻“第29点”。这是位于泰尔阿尔-艾萨西南部一座20英尺高的小山,德军在这里拥有一个观察哨所。这个地方在当天早晨被蒙哥马利确定为重点攻击对象,随后发生在这里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澳大利亚第26旅于午夜发起进攻。空军的飞机扔下了115吨炸弹,随后盟军占领了这个小山并抓获了240名俘虏。接下来的一星期里战斗仍然在进行,因为德军想要夺回这个对他们的防线来说至关重要的小山。 D+3日: 1942年10月26日,星期一
隆美尔于25日夜回到了北非,他在到达后立即开始评估战役形势。他发现意军的特兰托师损失了一半步兵,第164轻装师损失了两个营,其他大部分部队也经过了高强度的战斗,所有人都只剩下了一半口粮,一大群士兵生了病,而且整个轴心国部队剩余的油料储备仅够用三天。
盟军的进攻被德军抵挡住了。丘吉尔抱怨说:“我们真的不可能找到一个能打胜仗的将军吗?”德军在下午3点于泰尔阿尔-艾萨附近向“第29点”发起了反击。隆美尔下定决心要夺回它,他命令所有位于基德尼山脊周边的坦克全部移动到战场周围。空中和地面的部队在德军第21装甲师与意军阿利埃特装甲师沿着拉赫曼小道从南方推进时开始进入战场。这被证明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英军一直坚守着阵地,而隆美尔的部队因油料缺乏而无法撤退,因此他们只能滞留在一片开阔地上,任由盟军飞机处置。
但是在基德尼,英军却没能打败那些坦克被调到泰尔阿尔-艾萨之后仍留在这里的德军。他们的每次进攻都被反坦克炮击退了。
对于英军的一个好消息是,英国皇家空军第42/47中队的蒲福式鱼雷轰炸机在图卜鲁格击沉了“Proserpina”号油船,这是隆美尔的部队得到补给的最后希望。
D+4日:1942年10月27日,星期二
现在,整个战役都在围绕泰尔阿尔-阿恰其尔和基德尼山脊进行着。英军第1装甲师团第2营正位于基德尼西南方一个代号为“狙击”的地点。守卫“狙击”的战斗是阿拉曼战役中的一个传奇故事。菲力普在他那本名为《阿拉曼》的书中写道:
“炽热的沙漠在抖动着。士兵们躲在战壕中,从他们满是尘土的脸上流下来的汗汇成了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一群群苍蝇像乌云一样盘旋在尸体与粪堆上空,折磨着伤员。战场上布满了燃烧着的坦克与运兵车,还有损坏的枪炮与车辆。当枪炮中的高爆炸药爆炸时,烟雾与尘土便向四处飘散。”
迫击炮与榴弹炮的炮弹呼啸了一整天。大约在下午4点时,英军坦克误击了自己的友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下午5点,隆美尔命令德军与意军坦克向“狙击”发起进攻。在只有四门反坦克炮可用的情况下,团击毁了来犯的德军第21装甲师40辆坦克中的37辆。其余三辆撤退了,但是德军又发起了新一波攻击。这回他们被打得只剩下了9辆坦克。团现在只剩三门反坦克炮,每门炮只剩3发炮弹,但是德军放弃了进攻。
D+5-6日:1942年10月28日-29日,星期三,星期四
澳大利亚第9师一直在向泰尔阿尔-艾萨西北推进,他们的目标是推进到铁路南方的一处名为“汤普森的岗哨”的敌军据点并突破敌军防线推进到沿海公路。在那天结束时,英军还有800辆坦克,轴心国还有148辆德国坦克及187辆意大利坦克。得知了“路易西亚诺”号油轮在图卜鲁格外沉没的消息后,隆美尔对他的下级军官们说“对我们来说撤退是很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油料。现在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在阿拉曼战斗到底。”
D+7-9日:1942年10月30日-11月1日,星期五—星期日
10月30号的夜晚,之前计划中的战斗仍在继续,澳大利亚第9师仍在进攻。那一晚是他们突破敌军防线的第三次尝试,最终他们到达了沿海公路。在31号,隆美尔命令向已被盟军占领的“汤普森的岗哨”发动四次报复性进攻。战斗异常激烈,还经常出现短兵相接的情况,但是即使这样,轴心国也没能夺回任何土地。在11月1日,隆美尔又尝试着将澳大利亚军队赶走,但是激烈的战斗给他的部队带来的只有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损失。现在对于隆美尔来说失败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他开始计划撤退,并且随大部队撤到了富卡,一个在原地点以西几英里外的地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这个时候,1200吨油料被送到了隆美尔那里,但是再想反击已经为时太晚,这些油料只能被白白烧掉。
这一阶段的战役开始于11月2日凌晨1点,目标为消灭敌军装甲部队,迫使敌人在开阔地上作战,消耗轴心国军队的油料储备,切断敌军补给路线,最终瓦解敌军。增压行动是战役开始以来最紧张,最血腥的阶段。这个行动的目标为攻占泰尔阿尔-阿恰齐尔,轴心国最后一道防线。
这次进攻以空军连续7小时对泰尔阿尔-阿恰齐尔和希迪阿巴德阿尔-拉赫曼的轰炸拉开了序幕,在此之后是360门炮连续4个半小时的炮轰,它们一共打出了15000发炮弹。增压行动最初的攻击任务落到了新西兰军队身上(尽管用于进攻的步兵是英军步兵师中的两个旅,而用于进攻的装甲部队为新西兰师中的英军第9装甲旅)。新西兰军队的指挥官弗雷伯格本不想让他的部队执行这个任务,因为他的部队已经精疲力竭了,但是上级没有答应,于是在这个11月中的寒冷夜晚,新西兰军队出发了。
步兵们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但是就像战役第一天的“轻足行动”一样,直到第二天早晨,工兵才在雷场中开辟了安全通道。因此第9装甲旅无法借着夜色掩护去攻击敌军。在11月2日破晓时分,德国88毫米炮击中了一辆又一辆的英军坦克。第9旅没能完成他们的任务。实际上,他们有75%的人员伤亡,并且在128辆坦克中有102辆被击毁。但是,他们在敌军防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因此现在第10军团中由雷蒙德·布里格斯率领的英军第1装甲师可以开始与敌人战斗了。在正午时分,120辆意大利和德国坦克开始出发,它们的目标是打赢阿拉曼战役中规模最大,最关键,也是最后的一场坦克大战:阿恰齐尔山脊之战。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
“沙漠在热浪中抖动。它只能被看作一个被高爆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尘土笼罩的地方,一个被燃烧着的坦克和卡车产生的烟弄得很昏暗的地方,一个被无数的火光照亮的地方,一个红色,绿色和白色曳光弹满天飞的地方,一个在轰炸中震颤的地方,和一个被双方的炮火弄得震耳欲聋的地方。”
这次坦克大战的结果被后人称作“彻底击败了德国坦克”。尽管双方损失了大约同样多的坦克,但是这个数量对于英军来说只是一小部分,对于隆美尔来说则几乎是全军覆没。
隆美尔将在南方的意军阿利埃特装甲师调到了泰尔阿尔-阿恰齐尔来协助德军进行最后的防御。在当天夜晚,轴心国部队只剩下32辆坦克还在前线。就在非洲军团于阿恰齐尔作最后的斗争时,隆美尔开始向富卡撤退了。 隆美尔向发送电报说他的部队现在不堪一击,现在正在准备撤退,但是告诉他让他再多坚持一下。冯·托马告诉隆美尔说:“我现在就在战场周边。第15装甲师只剩10辆坦克,第21装甲师剩下14辆,里特瑞奥装甲师还有17辆。”隆美尔给他看了的电报,于是他留了下来,继续指挥非洲军团。
冯·托马与他那几乎被全数歼灭的第15和第21装甲师并肩作战,他们迎击的是英军150辆坦克。他坐在指挥坦克中亲临指挥,一直到最后一辆坦克被摧毁。最后,冯·托马独自一人站立在他自己那辆燃烧着的坦克旁边,那个地方后来被称为“德国坦克坟场”。
轴心国剩余的军队仍然在战斗。他们的防线已经被撕开了一个12英里宽的缺口。“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这里的话,我的部队连三天也坚持不了……如果我执行元首的命令,那么我的部队可能拒绝服从我……我的部队是第一位的!”隆美尔违背的指示,最终命令部队大规模地撤退。
D+12日,1942年11月4日
11月4日,战役中最后的战斗开始了。英军第1,第7及第10装甲师穿越了德军防线,正在开阔的沙漠地区行驶着。盟军获得了胜利。轴心国部队正在撤退。这一天,意军的阿利埃特装甲师,里特瑞奥装甲师和特利埃斯特摩托化师全军覆没。
- 上一篇:季后赛广东大外援是谁-广东季后赛名单
- 下一篇:没有了